演出市場
演出市場
- 烏蘭牧騎來到北京航天城慰問演出,這份
- 2018山東省首屆旅游商品博覽會將在泰安舉
- 余干《今日黃港》自籌經費開展“歡樂鄉
- 人民大會堂元旦期間演出看看那場你喜歡
- 平陰縣文廣新局:組織開展基層綜合性文
- 民間劇團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越劇在紹興有
- 國內實景演出數不勝數,但是知名的不多
- 演出行業莫忽視小城青年
- 24部新創大戲集中亮相山東文化藝術節
- 菏澤首屆激光水幕電影兼璀璨花燈兼國際
聯系我們
郵 箱:yewu@ningxiu.com
手 機:178-528-25688
網 址:http://www.flisoz.com
微 信:jinanyanyi
地 址: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黃金時代
演出市場
吹拉彈唱舞 “百團進社區”把演出送到家門口
作者:寧秀文化
發布時間:2023-05-08 11:43
為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,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水平,營造全社會參與文明實踐的濃厚氛圍,4月份,市文明辦統籌各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、所、站,聯合150余支優秀群眾團體,共同開展了100場“文明實踐育新風·百團進社區”文化文藝服務活動。各實踐中心、所、站結合屬地資源和街道社區人口結構特點,開展了舞蹈合唱、腰鼓表演、京劇話劇等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文藝服務活動,提振了群眾精神風貌,讓城鄉居民成為文明實踐的參與者、受益者。
和平區:
演出多樣式,熱愛美好生活
4月26日,和平區中科院社區“5月放歌禮贊勞模”活動在充滿激昂與朝氣的《中國鼓》歌舞聲中拉開了序幕。一曲《二十年后再相會》迅速將轄區居民帶入到歡樂的氣氛當中。隨后,演出團隊還帶來了歌曲《梨花頌》《女兒情》,電吹管演奏《浪漫夕陽紅》,柔力球團隊還演繹了有氧體操《擼起袖子加油干》《軍歌嘹亮》,讓場面更加熱鬧精彩。歌曲、舞蹈、健身操、電吹管演奏等各種形式多樣的演出,讓居民們在歡歌笑語中向著美好的生活努力。
鐵西區:
“點單式”服務,體現地域特色
鐵西區為積極響應市文明辦培育的“百團進社區”文明實踐項目,在活動伊始便建立鐵西區百團進社區工作聯絡群,由群內宣傳員代表群眾“點單”,鐵西區文明辦負責統籌協調“派單”,全區熱心文藝團體負責“接單”,真正做到演出讓居民喜聞樂見。
本月首批開展的“百團進社區”活動中,在鐵西區本土文化文藝團隊占到活動團隊的近80%,其中有成立多年的黃大媽愛心文藝團隊,有社區文藝愛好者組建的省工社區圓夢絲藝術團,也有書法愛好者自行組建的新湖社區書法藝術團,這些團隊為鐵西社區的居民提供了模特展示、書法交流、樂器演奏、舞蹈展演等多種形式的文藝演出,為全區居民提供更加豐富,更接地氣的文化文藝服務。
沈河區:
近千人參與,增強社區凝聚力
“百團進社區”活動開展以來,沈河區共有1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、15支文藝團體共計900余名演職人員和觀眾參與活動。在豐富社區居民文化生活,拓寬社區的社會支持網絡的同時,弘揚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,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號召力。
此次活動,沈河區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同專業藝術團隊建立常態化溝通,解決了社區有場地無團隊、群眾有需求無渠道的問題。在豐富活躍群眾文化生活同時,進一步擴展了共建單位,為深入推進“文明實踐育新風”文化文藝服務打下堅實基礎。
皇姑區:
主打傳統文化,感受文化傳承
4月份,皇姑區11個文明實踐所、站邀請各文藝社團開展了多場百團進社區文化文藝活動。
本次活動惠及群眾400余人,在各個文藝活動開始前,各社區制作精美的活動宣傳海報發布到社區網格群,受到了居民們的熱烈響應。此次活動讓居民與傳統文化零距離接觸,體驗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,同時拉近了鄰里之間的距離,營造了和諧的社區氛圍。皇姑區將不斷創新服務形式,繼續開展“文明實踐育新風 百團進社區”活動,充分滿足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大東區:
每月不同主題,節目常看常新
4月份,大東區“百團進社區”活動共邀請13支文藝社團142人參與演出。
大東區將以百團進社區系列活動為契機,以文化為載體、以惠民為目標,通過打造特色活動,創新活動形式,將文明實踐活動的觸角,延伸覆蓋到轄區每個角落。下一步,將通過每個月不同的主題,開展多種多樣的文化文藝活動,用接地氣的方式,持續提升文化軟實力,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,培育文明新風、良好家風、淳樸民風,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風尚。
渾南區:
演藝、讀書、DIY,活動形式多樣
4月,在渾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、所、站的共同努力下,“文明實踐育新風·百團進社區”活動成功舉辦,按照活動計劃,共有12場“文明實踐育新風·百團進社區”活動。此次百團進社區活動主要以文藝演出、讀書分享會、紅色教育、DIY活動、中醫文化教學展示、合唱技巧分享會等多種形式開展。演出團隊來自遼寧人民藝術劇院、遼寧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大學生志愿服務隊、渾南區合唱團、英達滿族小學以及各社區的藝術志愿服務隊伍等,全體團隊規模達到500余人,受益群眾達到1500余人。
于洪區:
演繹面塑藝術,感受非遺魅力
為進一步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,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,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,于洪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邀請紀氏面塑團隊開展了“走近傳統文化 感受非遺之美”——紀氏面塑互動體驗文明實踐活動。活動中,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地介紹了“面塑”的起源和歷史等相關知識,隨后給居民們發放面塑的材料和工具,認真細致地講解面塑的技巧,一步一步地分解,耐心的示范,手把手的教學。隨即,栩栩如生的“郁金香”面塑作品便脫手而成。通過本次非遺面塑的百團進社區活動,不僅讓群眾感受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,同時也讓群眾對面塑的制作和工藝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,對宣傳非遺面塑文化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。
沈陽晚報、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蘇慧婷
攝影記者 沈生
編輯 李丹
相關標簽:
濟南慶典公司
農新
云上演出
戲曲
觀眾
名家
過年
記者
湖北
日報
相關新聞
- 2024-05-11北京演藝集團第十屆“五月演出季”如約
- 2024-05-11臨夏州赴天水市開展文藝演出暨文旅推介
- 2024-04-18淄博大劇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
- 2024-04-182024中國(天津)演出交易會開幕
服務范圍